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三法协同·五阶递进”赋能语文思辨教学
玉林语文教育成果辐射广西多地
梁慧华老师在作专题讲座。
本报讯(记者 陈君铭)连日来,一场以“思辨之花,绽放芳华”为主题的高中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在崇左、玉林、百色等地开展,为区内各地高中语文教育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此次活动由陆川中学科研处副主任李少琴带领的《“三法协同·五阶递进”语文教学:十二年深耕高中生思辨能力培养》团队推广,通过系列讲座深入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路径。
据介绍,今年3月10日,该团队成员、玉林高中教师黄晓华在崇左市龙州县高级中学开展《“三法协同·五阶递进”语文教学:十二年深耕高中生思辨能力培养》成果推介,重点阐释“三法协同·五阶递进”理念:课前用思维导图法为“博学”提供知识结构化工具,为“慎思”搭建逻辑可视化路径;课中用多元教学法驱动“审问”,创设“明辨”所需的多元碰撞场域;课后用读写交融法实现“笃行”的外化,以写作固化“博学”“慎思”“明辨”成果,实现思维成果的清晰表达与实践转化。此外,在6月21日、28日、29日举行的玉林市直、北流市(高中)2024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中,黄晓华进一步分享“三法协同·五阶递进”思辨力培养研究成果,并重点探讨思辨写作的教学策略。
连日来,该团队其他成员分别在区内各地进行成果分享与推广,给当地高中语文教育带来可供复制的“样本”:6月28日,陆川中学教师谭翠花在容县高中进行题为“‘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讲座。她提出,保留单篇精讲精华,在“群文探究+经典细品”中平衡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文化理解与批判思维能力,彰显语文育人价值,她的创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
7月10日,南宁十三中教师黄小玲在百色市平果市作题为《思辨力培养——在思辨飞扬中实现素养落地》的讲座。她详细解读“三法协同·五阶递进”思辨力培养教学体系,并现场运用该教学体系进行备课、模拟教学。
今年5月至7月,北流高中教师梁慧华担任玉林市2024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讲师,先后到北流、容县、博白、陆川四县开展10场专题培训,面向1100名高中语文老师讲授《项目式学习与大单元教学实践创新》。讲座结合《登泰山记》《与妻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经典课例,深入阐述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重点推广“三法协同·五阶递进”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参训老师反响热烈。
此次系列交流活动不仅为玉林市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更有效促进了“三法协同·五阶递进”思辨力培养教学体系的推广应用。
智慧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